熱線電話:028-85544218
人生的轉變這個題目是自己想的,但是提筆又不知道怎么去寫;用什么文字去簡述自己的過去和現在,60年代末期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許多苦,也受過不少的罪,也付出過不少辛勤的汗水,想在奮斗中去改變自己的人生,抒寫屬于自己的未來,今天是2019年10月的頭一天,在電視里唱出的國歌聲中喚起了我的回憶,記憶中的我應該是在70年代中期,那時候我只知道我家和我的家鄉很窮,我的家坐落在一個偏遠二封閉的山村,村里都是我的親戚和一些老輩子,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由于地處偏僻與世無爭,對各種的信息的來源也只能從外面回來的鄉親們口中得知,聽到鄉親們描繪著外面的世界多大,樓有多高、城市的馬路有多寬而且都是油路的地面,路面上跑著烏龜車(小轎車)還有洋馬兒(單車),而且還描繪出跑的非快,人都看不到,每每聽到這些不同的新事物,心里都有無限的向往,但這只是心里想想而已,為什么呢,因為在我心里對這些事物的概念都沒有,也沒有見過,也不知道長得啥樣,我唯一能夠想的和唯一能做的就是怎樣幫家里唯一一頭能夠掙工分的老古幫(地方方言,一頭老牛)喂肥,年底換取出糧食來填飽他的肚子,又或者獲取一雙用爛衣服納的鞋來給自己雙腳保暖,家里的生活雖然很艱苦,但有兄弟姊妹在一起每天打打鬧鬧也很其樂融融,這也是我們農村唯一能夠找到的開心和快樂了,有時候我也希望自己一下子長高長大,就可以想大人們一樣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這一個思想成熟度永遠趕不上時間的速度,我的童年就是在一個不同世事中度過的。
農村的現實狀況就以當時的情況是我無法去改變的,就算是改變了,也是在農村;要想改變自己就得從現實中走出去,86年這一年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因為這一年我待著對生活的向往來到了軍營,成了一名軍人,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門;第一次來到了省府、來到了一個陌生而又是自己向往的地方,當時心里很激動,成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新穎,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無形中給自己的人生形成了一個規劃,那就是好好的努力,把自己留在這個我向往的城市,做這個城市中的一員,帶著這個規劃和夢想,我在部隊里打拼了六年回到了地方,開始從事建筑行業;用自己良好的心態和行動開啟了新的人生轉折,成為這個城市中的一名建筑員。
隨著電視里傳出“我愛我的祖國”的歌聲,把我從回憶中拉回了現實,至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不可能變化成了可能、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同樣的,我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從一個山村的懵懂者到這個城市的建筑者,再到一個見證城市變化的參與者,也從一個無產階級到現在的生活樂觀者,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從未想到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了。
“中國夢,企業夢,我的夢”將遺傳下去;為了以后的生活更好,我還得努力下去,我愛我現在工作的企業,只因它給了我努力去實現我夢想的機會,給予了我實現生活美好的機會。所以,我要百倍的努力和公司一起實現企業做大做強來實現這一目標。
掃一掃,添加微信公眾號